首页 宝宝起名正文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,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权请联系删除

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。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。皇览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。名余曰正则兮,字余曰灵均。

——《楚辞》

起名字越来越成为一种学问,而且现在起名字正伴随着科技的进步,以越来越像科学的面目出现。倒不是说那些用个把名人的例子来进行现场解说的,而是从二进制到数理分析,一笔一画都有一大套理论为其辩护,有时候还真把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不过,不论你信与不信,名字起得不好有时确实会遇上倒霉的事。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屈原

比如,唐代诗人李贺,他老爹名字没有起好,叫了个“晋肃”,有人提出要避讳,不让李贺参加进士考试。虽然韩愈还专门为他辩解说难道父母名字叫仁,子女就不得为“人”了吗?反驳得很有道理,可是没人答理他。李晋肃做梦也想不到,仅仅因为自己没有取好名字,竟毁了儿子的一生。现代也有人为了名字的事情不得安宁,据报载,某位年轻姑娘名叫刘德华,每次需要填写姓名的时候都会引起轰动,搞得她苦恼不堪。姓是注定了的东西,没有办法再改了。就像你姓了“付”的话,无论你是正部长还是正主任,都得被人称做付部长或付主任。而名字则是后天所取的,取得好的话,不仅读起来音韵铿锵,气势不凡,而且可以显示出人的出身、志向,像二毛、狗蛋之类的名字只能是贫下中农图个名好养活的由头。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在古人眼中,起名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。名和字不是毫无关联的字眼,而是成双配套的东西,两者之间有着或隐或显的复杂关系,而在确定两者的关系之前,首先必须要掌握另外一种学问才行,那就是阴阳、五行、八卦一类的知识。这类知识的使用也是非常复杂的,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,把生辰八字、阴阳五行、祖上风水等一大堆东西进行排列组合,其复杂程度的确令外行人瞠目结舌。起好了,姓、名、字相互协调,可以给人带来好运,起得不好的话,背时倒霉运都是有可能的。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阴阳五行

“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”,高阳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号,颛顼又是黄帝的孙子,颛生称,称生卷章,卷章生重黎、吴回,重黎之弟吴回生陆终,陆终生子六人,老六名叫季连,芈姓,楚国的统治者就是季连的后人。屈原的父亲究竟是怎样一个人,我们不大清楚,几千年来,尽管有那么多关心屈原和他作品的人,几乎已经进行过挖地三尺似的搜索,可还是没能把屈原的父亲搞定,可见他在当时也不是名扬四海式的人物。而且,屈原在诗中特意提到了自己的曾祖父,从他给屈原起名字来看,他是一个文化修养很高的贵族。贵族不是有钱就可以当的,也不是谁得一个封号就可以成为贵族,贵族是血脉相承的血统。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屈原家世显赫,过去我们只知道屈原和楚王可能有点亲戚关系,没想到他们家还有更显赫的祖先,往前上溯,居然追溯到了黄帝的继承者身上,那自然是皇家血统了。屈原自然是很看重自己的出身,否则他不会这么郑重其事地把它拿出来说道。从这位职业诗人身上,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要成为著名的大诗人绝非易事,所谓的“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”的民歌是很难留下作者姓名的,一般家庭出身的人也很难全面接触过去的文化遗产,此后的事实也再次证明诗人不是谁都可以从事的职业。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名字,名字,说到名,必然要提到字。下面我们说说名与字的关系。屈原名正则,字灵均,这个名字是他的曾祖父给他起的,四世同堂的家族中,高寿的长辈对新生命有着异乎寻常的关爱。特别是在文化传统深厚的家庭中,意味着自己的血脉有了继承力量,可以像河流中的水一样,源源不断地流传下去。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来说,大多数人认为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,然而这大多数普通百姓的观念,反映的也只是生命意义上的承继。对于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家族来说,新生命就不仅仅是传宗接代的一个过程,还包括文化的继承和承担伟大使命。屈原的曾祖父给予了他莫大的期望,尽管这一对名字组合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,可这才是屈原自己乐于和人分享的名、字。我们先来看王逸的《楚辞章句》是怎么讲的:

“正,平也。则,法也。”“灵神也。均,调也。言正平可法则者,莫过于天;养物均调者,莫神于地。高平曰原,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,字我为原以法地。言己上能安君,下能养民也。”

《楚辞》里的这一段话告诉我们,取名字,可不能含糊

名字的意义简直大到不得了,“平”“原”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与丘陵等相对的一种地貌特征,而是从天地的内在意义中发掘出的深层元素,暗示着他与治国安邦有着密切的关联。在随后的叙述中我们会发现,名字的意义有如谶语一般,屈原没有辜负祖辈的期望,他的一生都在为着那个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奋斗。在他看来,如果不能为那个使命继续奋斗的话,生命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。所以,他会选择死亡这种最极端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人生、对生命的态度和看法。

作者介绍:我是“这货很懒”,执笔走天涯,与大家一起分享、了解中国的文化!

参考资料

《楚辞》

原地址:https://www.9qiming.com/qm/2446.html
点击阅读全文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